層級
|
風險
|
風險起源
|
主要歸責
對象
|
風險后果
|
主要影響對象
|
重要性
(綜合發生率和危害)
|
政
府
級
|
政府官員決策
|
決策流程不透明,部分官員決策權過大。
|
地方政府
|
直接增加關系維護成本,同時加大政府在未來的違約風險
|
社會資本
|
10
|
政府干預
|
政府官員直接干預項目建設運營活動影響社會投資者的自主決策能力。特別是政府入股的情況下,往往特別看重國有資產控制權和所有權,期望做項目的控制方
|
地方政府
|
項目效率降低,可能出現返工、停工導致成本上升、工期拖延。
|
社會資本
|
10
|
征用/公有化
|
當宏觀政策調整時,項目合約違反政策方向,強制社會資本退出,中央或地方政府強行沒收項目
|
地方政府
|
項目終止,社會資本退出
|
社會資本
|
10
|
政府信用
|
政府換屆,新任班子拒絕履行上屆承諾;或因履約成本過高拒絕履行約定的責任和義務而給項目帶來危害
|
地方政府
|
支付停滯、延誤、工期拖延等,甚至退出終止
|
社會資本
|
10
|
政治/公眾反對
|
因公眾利益受損引起政治上或公眾反對項目建設
|
待定
|
工期延誤,可能需要重新談判修改合同條款,甚至項目終止
|
社會資本
|
9
|
稅收調整
|
中央或地方政府稅收政策變更
|
地方政府
|
稅收條件變化,可能影響項目收益
|
社會資本
|
2
|
項目審批延誤
|
項目審批程序復雜、涉及部門過多、辦事人員效率低下
|
地方政府
|
開工延誤,審批后商業調整困難
|
社會資本
|
7
|
氣候/地質條件
|
項目所在地惡劣自然條件
|
無
|
工期延誤或成本增加
|
社會資本
|
5
|
不可抗力風險
|
無法預期、控制、合理防范、回避和克服的情況
|
無
|
工期延誤或成本增加,甚至項目終止
|
社會資本/地方政府
|
3
|
土地獲取風險
|
土地使用權獲得困難,獲得的時間成本超預期
|
地方政府
|
前期成本增加,開工時間延誤
|
社會資本
|
7
|
環保風險
|
政府或公眾對項目的環保要求提高導致成本上升、工期延誤等
|
政府/公眾
|
設計變更,成本增加或工期延誤
|
社會資本
|
2
|
法律變更
|
法律法規、宏觀政策變化
|
政府
|
引起項目成本增加、收益降低,可能需要重新談判、修改條款
|
社會資本
|
9
|
法律及監管體系不完善
|
由于現有PPP立法層級低、效力差、相互沖突、可操作性差等引起的危害
|
政府
|
項目出現問題時,可能無法通過法律途徑解可能被迫終止
|
社會資本
|
9
|
政府決策失誤/過程冗長
|
程序不規范、作風官僚、缺乏PPP運作能力和經驗、前期準備不足、信息不對稱等造成項目決策失誤或過程冗長
|
地方政府
|
談判過程曠日持久,且政府未來可能出現信用問題,要求重新談判
|
社會資本
|
8
|
市
場
級
|
利率風險
|
利率不確定性給項目造成的損失
|
中央政府
|
融資成本增加
|
社會資本
|
8
|
外匯風險
|
匯率變化風險和外匯可兌換風險
|
中央政府
|
兌換成本增加或無法兌換
|
社會資本
|
8
|
通貨膨脹
|
物價水平上升導致項目成本增加
|
無
|
成本增加,需求減少
|
社會資本
|
8
|
融資風險
|
融資結構不合理、資金籌措困難
|
無
|
融資成本增加。甚至融資失敗,導致項目收回
|
社會資本
|
7
|
項目唯一性
|
政府或其他投資人新建或改建其他項目,對本項目形成實質性商業競爭
|
地方政府
|
產生直接競爭,項目收入減少
|
社會資本
|
5
|
市場需求變化
|
唯一性風險之外,由經濟、社會、人口、法規導致的需求變化
|
無
|
項目收入減少,也有極小可能收入增加
|
社會資本
|
5
|
第三方延誤/違約
|
其他項目參與者拒絕履行或拖延履行約定的責任義務
|
第三方
|
工期延誤,成本增加
|
社會資本
|
9
|
項
目
級
|
完工風險
|
工期拖延、成本超支、投產后達不到設計要求,導致現金流入不足,不能按時償還債務
|
施工單位
|
運營推遲,可能導致現金流破裂
|
社會資本
|
6
|
供應風險
|
原材料、設備、能源供應不及時帶來的損失
|
供應商
|
工期延誤
|
社會資本
|
6
|
技術風險
|
采用技術不成熟,難以滿足預定要求、適用性差,以致需要技術改造
|
社會資本
|
技術改造,成本增加
|
社會資本
|
6
|
運營成本超支
|
政府強制提高產品服務標準、自身運營管理差、其他市場環境因素造成運營成本超支
|
待定
|
項目收益降低
|
社會資本
|
5
|
收費變更
|
政府統一調整收費標準和收費年限,使PPP產品服務收費價格過高、過低、收費調整不自由導致運營收入不如預期
|
地方政府
|
運營收益不理想
|
社會資本
|
4
|
費用支付風險
|
PPP產品服務用戶(或政府)費用不能按時按量支付
|
地方政府/用戶
|
收入延誤或無法收回
|
社會資本
|
4
|
殘值風險
|
移交前過渡使用項目資源,,影響項目持續運營
|
社會資本
|
移交政府后無法正常運營
|
地方政府
|
4
|
組織協調風險
|
項目公司組織協調能力不足,導致參與各方溝通成本增加,產生矛盾沖突
|
社會資本
|
溝通成本增加,項目爭端產生
|
社會資本者
|
3
|
工程/運營變更
|
設計、標準、合同、業主變更等引發的工程/運營變更
|
地方政府/設計方
|
工期延誤,成本增加
|
社會資本
|
6
|
社會投資者變動
|
因利益原因投資者變動,中途退出,影響項目正常建設運營
|
社會資本
|
資本結構變動,導致項目中止或終止
|
社會資本
|
2
|
招標競爭不充分
|
包括招標程序不公正、不公平、不透明,缺少競爭者或惡意競爭等
|
待定
|
中標價格不合理、收費不合理、投資者能力不足
|
地方政府/公眾
|
3
|
財務監管不足
|
對項目公司的資金運用和現金流入監管不足,導致資金鏈斷裂等
|
地方政府/放貸方
|
財務狀況惡化,可能導致社會投資者對項目財務進行非法操作
|
地方政府/放貸方
|
1
|
測算方法主觀
|
特許期、價格設置、政府補貼等參數測算過于主觀和樂觀,導致項目盈利無法達到預期設想
|
社會資本/地方政府
|
收入不如預期,可能導致現金流破裂
|
社會資本
|
1
|
特許經營人能力不足
|
特許經營人能力不足導致項目運營效率低下
|
社會資本/地方政府
|
項目運營效率低下
|
地方政府/公眾
|
3
|
配套基礎設施風險
|
相關基礎設施不到位
|
地方政府
|
工期延誤
|
社會資本
|
4
|
合同文件沖突/不完備
|
合同設計不完善,合同文件對風險分擔、權責利范圍劃分不清,合同保管不到位引發的風險
|
社會資本/地方政府
|
政府與投資者之間出現糾紛,可能導致項目中止或終止
|
社會資本/地方政府
|
7
|